朋友相约,常见逛街吃饭、旅行打卡,但你见过两个好友一个踮着脚、一个歪着脖子,互相陪伴着来医院“扎针”的吗?


(图源:AI生成)
两个朋友,两种疼痛一次针灸的神奇转变
在广东祈福医院,梁先生(化姓)和张先生(化姓)这对“难兄难弟”就上演了这样一幕:一个被颈腰痛折磨两年多而歪着脖子,另一个因左脚跟伤痛复发而垫着脚走路。
张先生因左脚跟部被石头磕伤,疼痛难忍,行走困难。和梁先生相约着一起求医到祈福国医馆主任医师卓鹰诊室,卓主任把脉辩证后,运用子午流注开穴法,结合腹针与颊针疗法,精准刺激穴位。短短一次治疗后,张先生的足跟疼痛大幅缓解,他兴奋地说:“脚底有一股暖流汇聚在一起。刚才还疼得走得都小心翼翼,现在居然能轻松走路了!”

朋友梁先生长期受颈部、腰骶部疼痛困扰,尤其天气变化时症状加重。卓鹰主任通过舌诊、脉诊,判断其为“血瘀气滞证”,并运用《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为其制定个性化方案。她解释道:"经络不通则痛,治疗需要疏通气机、活血化瘀,同时调理整体气血运行。"治疗中,卓主任以微针针刺关键穴位,配合温和灸法,帮助气血畅通。梁先生当场感觉颈部紧绷感减轻,活动度显著改善。他感慨道:"两年多的老毛病,没想到一次针灸就轻松多了!"
"这两位朋友的情况很有意思,虽然一个痛在颈腰,一个伤在足跟,但中医辨证都属血瘀气滞,就像河道被淤泥堵塞,气血运行不畅就会作痛。"卓主任分析道,"我用颊针疗法选取足跟和颈脖对应点,配合腹针引气下行,这种上病下治,左病右取的镜像疗法,能让受阻的气血重新找到通路,恢复自然流动。"
卓主任继续补充:"中医讲究整体调理,看似治疗局部,实则是在调整全身的气血网络。就像治理河流,既要疏通淤堵的河段,更要确保整个水系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