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祈福医院肿瘤中心定期举办的情绪疏导沙龙中,李先生说出了癌症家属的心声。
看着至亲被癌症折磨得吃不下,喝不下,日益消瘦,病情大起大落,很多家属都会感到心疼和无助,不知道如何做才能帮助到患者。而在这种压力下,家属们的精神大多处于绷紧状态,忧虑、压抑、无助……这个时候谁来帮助他们?

网图,与本文无关
李先生的母亲是一位肠癌患者。她于10年前被诊断肠癌,切除肿瘤后做了造口。十年来李先生相当于半个护理人员,每天需要照顾母亲,包括造口护理,带着妈妈奔波在医院做治疗。
“好几次母亲想放弃,我用讲道理的方式,甚至用骂的方式,想骂醒她,但是每次骂完后,我心里很难受……每次都会独自一个人走出去抽烟,呆半个小时……”
虽然李妈妈确实被骂醒了,三次从鬼门关被拉回来,但是这种方式却让李先生的心理感到非常痛苦,他想帮助妈妈,却不知道该如何做,这让李先生感到很忧虑,压力很大。
“李先生这种做法属于激将法,想激起患者的斗志,这对家属而言,其实还有更多有效的方法可用。”祈福医院心理治疗师蒋筛莲指出。“作为家属,首先要懂得释放自己的压力,情绪。因为你的压力和情绪同时影响着患者。”
随即,心理治疗师林娴、蒋筛莲现场教大家使用吹气球来释放压力。
点击链接可查看视频
心理治疗师林娴解释,当人承受压力之时,呼吸会变浅变短。通过吹气球可以让呼吸放缓、加深,还能激活副交感神经,从而放松肌肉,降低心率,达到释放压力的作用。当我们感到压力很大时,做几次深呼吸,能有效地缓解压力。这个方法适合于任何一个有压力的人。
给自己建立安全区域,保护患者的同时也保护自己
“看着母亲那么辛苦,宁愿生病的是自己。”李先生这句话,引起了在场所有家属及患者的共鸣。
心理治疗师蒋筛莲说:“当看到父母或子女生病时,大家都有一种想法宁愿生病的人是自己。但其实,我们是无法替他/她受过的。很多家属的情绪、心情都受到患者影响,但其实这样是帮不到患者的。家属需要有安全边界,既保护好自己,又保护好患者,当自己坚强才能更好的鼓励患者,帮助患者。”
现场,心理治疗师蒋筛莲教大家给自己画心灵界限保护自己。蒋筛莲解释,为自己划一个保护圈是为了防止自己的情绪影响到他人,也是保护自己不受别人影响,但是这并不会阻止你爱他们,亲近他们。
点击链接可查看视频
在2小时的沙龙中,李先生感受到自己承受压力的上限更大了,绷紧的精神与心理得到了舒缓。
心理治疗能让心理和灵魂得到健康
“临床上,能主动去心理科接受治疗的家属和病人是极少的,这是因为他们对心理问题的认知不足,也不知道该如何寻求帮助。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他们心里感到十分痛苦和巨大压力,但往往无从释放。我希望通过定期的举办情绪疏导沙龙,深入的帮助到患者和家属心理和灵魂的健康。”蔡主任微微道来举办情绪疏导沙龙的初衷。
其实,心理恐惧、害怕、绝望、孤寂这些负面情绪对癌症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可能会起着“活化剂”的作用。当一个人长期处于负面情绪就有可能会导致癌细胞突发性增值,加剧疼痛感。反之,如果癌症患者能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往往能使治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健康”这个定义,除了身体之外还有心理和灵魂。我们在医治身体的同时,也希望照顾患者心理和灵魂的健康。
情绪疏导沙龙每周四下午举办,具体时间和地点会提前在病友群通知,欢迎所有肿瘤患者及家属参与。

未入群的患者及家属请扫码入群
加好友备注:姓名-癌类型-患者或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