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中大部分人是真正为人父母后,才真正领悟到上一辈的好,学着去化解以往的一些怨怼,和过去握手言和。
曾经父母给予我们最好的一切,人到中年,也想回赠父母安心的晚年。

配图与本文无关
钟小姐的感谢信,内容如下:
你们好!我是曾在贵院住院治疗的病人孙**的女儿钟*(联系电话138********),是****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致函给院领导,主要是想表达我们对贵院康复科全体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
2019年7月30日,我母亲孙**(今年82岁),入住贵院康复科**床,住院期间,我们全家人目睹了康复科医生、护士每天的工作状况,他们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对待病人及家属热情和蔼的态度以及紧张忙碌的工作过程,令我们全家深为感动,在此我仅代表我母亲及全家人对贵院康复科的全体医护人员表示深深的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医术精湛、仁心仁术的各位医生。我母亲是7月30日因脑出血后遗症、发烧、昏迷而前往贵院康复中心救治。入院后,经检查发现老人因尿路及双肺感染并发脓毒症,白细胞总数高达48000,处于浅昏迷状态。入院当晚及次日我母亲的血压多次降到高压70、低压30,情况十分危急,是医生抢救及时、措施得当,挽救了我母亲的生命。
由于我母亲四肢瘫痪已达十年之久,多器官已开始衰竭,病情十分严重,在此情况下,主治医生程山珊曾征求我们的意见,是否同意将老人转送ICU救治。考虑到老人长期卧床,皮肤个别部位出现了褥疮和糖尿病足溃烂的现象,需要专人及时翻身照料,且作为子女,我们更希望能够随时陪伴在病危的母亲身边,于是我们表示希望继续留在康复科进行治疗。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康复科领头人的张中平主任,尽管明知我母亲身患重度脓毒症、糖尿病、脑中风后遗症等多种重症,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情况下,仍毅然秉持救死扶伤的精神,不计个人毁誉得失,同意让我母亲留在康复科进行有针对性的进一步治疗,并在百忙之中几乎每天到病房会诊,提出治疗指导意见。
程山珊医生,作为我母亲的主治医生,在我母亲病重期间,曾不分昼夜多次前来病房查看,耐心地查体并根据我母亲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治疗和用药方案;在我母亲入院当天,程医生除了认真询问我母亲的病史外,还要求我们提供我母亲的全部旧病历档案,她对我说的那句:“你母亲所有的旧病历档案我们都要,我们都会认真研究!”至今萦绕在我脑海......同为专业人士,我为医生的严谨和尽责而喝彩!
同时,我还要感谢那些有着天使般笑容的护士姑娘。她们每天从上班开始就不停地奔波在护士站和病床之间,值夜班时一分钟都不能合眼,太累了!
感谢护士长苏琳护理组长刘燕尼,在她们的带领下,那些我至今连名字都叫不出的可爱的护士姑娘们,个个热情周到。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感谢护理组长余美琼,在我母亲病重时,她几乎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老人的身上,一丝不苟地协助医生观察着病人的每一个细节情况,她那真诚的微笑和那句:“老太太加油啊!”的亲切话语,给人以足以战胜病魔的温暖和力量,在给我母亲打针、伤口消毒、换药,测量体液、鼻饲及翻身等护理时,手法娴熟、动作准确轻快,这些微小的细节,无不体现了她高超的专业素养。
就是在这些可亲可敬的白衣天使们的精心治疗及悉心照料下,在短短两个多星期的时间里,我母亲的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血压、血氧及血糖值均控制在适度的幅度里、血项的白血球值及体温也基本恢复正常,生命体征稳定,并于8月16日出院。
“医者父母心”,在过去两周里,我们在贵院康复科感受到的是亲人般的温暖和如家一般的舒适!
最后,我再次代表我们全家衷心地感谢康复科的所有医护人员,感谢他们精湛的技术,爱岗敬业的崇高医德!感谢他们对患者亲切热情的态度和照顾!也感谢贵院培养和造就了这样一批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善良有爱、令人尊敬的医疗团队。我们怀着感恩之心,衷心祝愿康复科及贵院的全体医护人员事业有成,身体健康!
此致
敬礼!
感谢人:钟*
二0一九年八月二十一日
感谢信原件如下
↓↓↓
收到感谢信后,
阅读的多位康复中心医护人员都动情了,
职业赋予了他们治病的责任,
他们一直努力做好本分,
虽为职责,实则也是救人于水火之中,
有人在不停索取,有人却一直在无私给予,
但,不是所有人都懂得他们的付出。
医患,更多就是“互助”,
我懂你的不容易,而你懂我的尽力而为,
彼此依存,彼此关爱,
矛盾就不复存在。
祈福医院康复中心
祈福医院康复中心集临床、教学、科研、信息研究为一体,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暨南大学等临床实习基地。2019年4月15日正式获批筹备成立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非公立医疗机构康复分会。
康复中心整合全院康复资源,由康复门诊、康复病房、康复治疗部三部分组成。门诊设有三个专科,包括康复专科、针灸专科、推拿专科;治疗部包括PT组、OT组、ST组、针灸组、推拿组、辅助器具组,治疗面积逾2000平方米;住院部包括神经康复专科、肌骨康复专科、其他疾病专科,共有床位有70张。
康复中心特聘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理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科前任主任燕铁斌教授担任学科带头人,目前共有医务人员76人,包括医师33人,治疗师27人,护士16人。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13名。
康复中心秉持“康复前移、全程协同、康复与治疗融合”理念,融合“早介入、全过程、大康复”观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康复医疗服务。
咨询电话:84518222转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