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
成叔,今年5月中旬因突发中风致右侧肢体偏瘫,在神经-康复一体化模式管理下,4个月后,能独立穿衣、进食,独立坐公交车到医院门诊做康复,生活基本自理,10月份还计划到韩国旅游,生活质量很高。
成叔的中风,学术上称为脑卒中,这是一种发病突然、病情凶险的急性脑血管病,若错过治疗的黄金时间窗(发病后3至6小时)会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的严重缺损,留下难以逆转的后遗症。
而事实上,成叔是夜间睡觉时发病,察觉晚,入院祈福医院时,已超过治疗黄金时间窗,入院后,神经内科紧急控制病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通过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清除自由基、开放侧枝循环等措施控制病情、预防进展、减少损伤,成叔病情获得有效控制,这为后续的康复治疗打下了良好基础。
2.康复介入,治疗方案随时调整
成叔入院后,由主管医生、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心理治疗师、传统治疗师组成的早期康复团队,在康复评定后,为成叔制定了覆盖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超早期(7天内):为预防并发症、加速神经促通、避免关节挛缩、肌肉萎缩、姿势异常等模式的出现,以呼吸放松技术、良肢位摆放训练、翻身训练、被动关节训练、肌肉诱发训练、物理因子治疗、家庭宣教为主;
早期(7天-3个月):包括心肺、转移、平衡协调等训练,重点加强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衣服、拧钥匙、拧门把手、拧螺丝、洗头、拿勺配合左手进食、拍球、推球等;
后遗症期(3个月后):步行及步态训练、上肢手指精细功能训练、社会活动能力训练。


成叔在做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3.患者勤加锻炼,效果倍增
很多患者和家属对康复治疗缺乏认知,以为康复训练是医生的事,跟患者和家属无关,阻碍了康复治疗的顺利进行。成叔一开始也对康复治疗有误解,认为中风之后要静养,不能运动,中风通过打针吃药就能治好,康复不管用。
是成叔的儿子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是康复治疗团队专业、细致的工作折服了他,后来,成叔不仅积极配合治疗,还主动加强锻炼,只要身体不累,原本要求20min的训练,他要做到40min。甚至出院后,还让儿子发他在家训练的视频给治疗师,一方面让治疗师充分追踪和掌握他的康复情况,一方面方便治疗师做出及时指导。
患者获益
成叔是因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而造成运动功能严重受损的,而且错过了治疗黄金时间窗,很多病情相似的患者要达到他目前的生活水平,至少需要坚持康复数年。但因神经内科规范化治疗、康复超早期介入、本人勤加锻炼,短短4个月内,成叔就实现“偏瘫在床”到“生活自理”的质的飞跃。可见,“神经-康复一体化”模式能预防并发症、减轻障碍、改善功能、缩短康复进程,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让患者及家属获益!
祈福医院康复中心
祈福医院康复中心集临床、教学、科研、信息研究为一体,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暨南大学等临床实习基地。2019年4月15日正式获批筹备成立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非公立医疗机构康复分会。
康复中心整合全院康复资源,由康复门诊、康复病房、康复治疗部三部分组成。门诊设有三个专科,包括康复专科、针灸专科、推拿专科;治疗部包括PT组、OT组、ST组、针灸组、推拿组、辅助器具组,治疗面积逾2000平方米;住院部包括神经康复专科、肌骨康复专科、其他疾病专科,共有床位有70张。
康复中心特聘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理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科前任主任燕铁斌教授担任学科带头人,目前共有医务人员76人,包括医师33人,治疗师27人,护士16人。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13名。
康复中心秉持“康复前移、全程协同、康复与治疗融合”理念,融合“早介入、全过程、大康复”观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康复医疗服务。
咨询电话:84518222转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