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
老人家吃喝东西呛咳
是常有的事,
所以一般不会太重视。
可有位老爷爷,因为喝水呛咳
三次高烧,甚至住进了CCU治疗。
三进医院罪魁祸首:喝水呛咳
91岁高龄的赵爷爷,一年前突发中风,治疗后留下了“饮水呛咳”的后遗症,家人觉得这是常有的事,就没有重视。今年5月中旬到6月底,一个半月的时间,爷爷因为肺炎发烧三进医院,最后一次严重到昏迷住进CCU。
呛咳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说明食物运送偏离了正常轨道而进入了喉部甚至气管。正常人也会发生呛咳,但如果呛咳次数异常增多,就说明吞咽正常机制出现了问题,发生食物进入气管甚至肺部从而导致肺炎的风险增大。

治疗有招,两周后吞咽功能恢复
因意识恢复后,赵爷爷完全无法吞咽东西,喂进嘴的食物全部残留在口腔里,吞咽功能完全丧失,7月30日,爷爷转入了康复中心。
康复中心ST团队给爷爷进行了详细的吞咽评估后,考虑吞咽障碍与年纪太大、吞咽器官功能自然退化严重,中风后咽肌力量和吞咽协调性下降,心肺耐力差、呼吸急促、吃东西时气道不能有效关闭等原因有关。
于是从提高吞咽力量和协调性,增强气道闭锁能力、减少误吸风险,加强咽腔气道对异物的清除能力等方面,为赵爷爷“量身定制”康复计划:
第一周:结合气道保护、咽肌力量、呼吸肌训练和口腔感觉综合刺激,帮助赵爷爷提高吞咽有效性及安全性,通过口颜面训练改善留涎、舌偏歪、咀嚼肌力量不足的情况。
第二周:在上述训练基础上,增加进食训练,同时加强宣教,让家属了解最佳进食方式、患者体位摆放、清除咽腔异物的方法及进食的次数和数量等知识。
家有老人,知多D
1.日常生活中,老人家进食需注意
进食体位以端坐位最佳,半卧位次之
控制一口进食量,鼓励小口进食
确保上一口完全咽下去后,再吃下一口
进食过程要专心,不要一边说话一边进食
餐后不要立刻平躺,坐位休息20-30分钟为佳
2.若有下述高危因素及常见症状,
应及早筛查、及早发现、及早训练,
有效减少误吸风险,降低肺炎住院率,
减少医疗负担,延长老人寿命
★ 吞咽障碍高危因素
发生过脑血管疾病
吞咽器官(唇、舌、软腭、咽、食道)器质性病变疾病:咽肿瘤、食管炎、软腭发育不良
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
年龄>65岁以上人群
认知障碍
★ 吞咽障碍常见症状
长期或间期不明原因的低热
进食后发生呛咳的情况异常增多,声音变嘶哑,音量变低
体重下降,进食时间延长,进食速度减慢
食物返流到鼻腔、口腔
进食后咽部有食物残留感
祈福医院康复中心可开展的吞咽功能康复:
1、吞咽障碍早期筛查:洼田饮水实验、容积-粘度吞咽测试;
2、吞咽功能评估:口颜面功能评估、喉咽部功能评估、进食评估;
3、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
4、家庭自我训练指导
祈福医院康复中心
祈福医院康复中心集临床、教学、科研、信息研究为一体,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暨南大学等临床实习基地。2019年4月15日正式获批筹备成立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非公立医疗机构康复分会。
康复中心整合全院康复资源,由康复门诊、康复病房、康复治疗部三部分组成。门诊设有三个专科,包括康复专科、针灸专科、推拿专科;治疗部包括PT组、OT组、ST组、针灸组、推拿组、辅助器具组,治疗面积逾2000平方米;住院部包括神经康复专科、肌骨康复专科、其他疾病专科,共有床位有70张。
康复中心特聘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理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科前任主任燕铁斌教授担任学科带头人,目前共有医务人员76人,包括医师33人,治疗师27人,护士16人。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13名。
康复中心秉持“康复前移、全程协同、康复与治疗融合”理念,融合“早介入、全过程、大康复”观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康复医疗服务。
咨询电话:84518222转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