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立冬一年冬之将至,寒冷也如期而至,大家被一场在祈福医院空中花园举办的演奏会暖化在心间。
疾病给身心均带来痛苦,在祈福医院骨科中心和康复中心的帮助下,这群患者却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度过了一个无痛的疾病期。
回顾当天演奏会热闹场景
归侨华姐用歌声和舞蹈表达感激
印尼归侨的华姐膝关节出了问题,无法保守治疗,只有手术才能解决问题,远在家乡的熟人医生推荐她到祈福医院治疗,最终,祈福医院骨科团队成功为华姐做了纯膝关节置换术,全程无痛,术前、术后立即由康复中心李涛医生介入进行康复训练。在李医生的精心照料下,目前华姐的右腿膝关节功能已慢慢恢复,借助拐杖可以自主行走,脱离拐杖也能慢慢行走。
李医生认为,康复的理念是将爱和希望带给患者,这与热爱唱歌跳舞的华姐不谋而合,作为基督教信徒的华姐,也希望将快乐和爱带给大家。

从手术到康复治疗,华姐从每个医护人员身上,看到了很多温暖,用华姐的话形容就是:“从来没见过哪家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有这么好的态度和技术,真是太温暖人了!”
为此,立冬这一天,华姐带着平时对外演出的15人的小型演唱团走进了祈福医院的空中花园,在这里唱出了对所有医护的感激之情。



车祸手术后"二进宫"康复治疗有奇效
施阿姨借豫剧和二胡与众同乐
施阿姨也在李涛医生的精心治疗下迅速康复。上半年,她因车祸来到祈福医院治疗后出院,因为感觉腰椎和腿脚依然有些疼痛,于是“二进宫”前来康复中心治疗,目前施阿姨已经能够自由活动,肢体也康复得差不多,快出院了。


关心每一位患者
乐观护工用爱唱出最美工作态度
除了患者之外,还有一位也喜爱音乐的护工阿姨梅姐参加了演奏会。
梅姐是骨科中心的一位护工阿姨,因为爱笑爱唱歌爱跳舞,是大家的开心果。骨科中心收入的多是肢体不能活动的患者,这些患者通常比较低沉悲观,梅姐总是逗他们开心和笑,帮助他们改变情绪,试着去接纳疾病,敞开心扉和大家打成一片,随着治疗起效、康复训练到位、护理得当,很多患者从祈福医院成功走出去,重新拥抱生活,再一次新生。

李涛医生用心经营每位患者的身体和心灵
肢体康复和心情治愈同行
李医生在演奏会现场献唱了一首《走进新时代》,随着音乐响起,唱出了祖国的飞速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治病再也不需默默忍受痛楚。祈福医院无痛+快速康复模式,以及康复中心快乐康复的理念,让患者和医生打成一片,朝着同一个康复的方向前进,因为背后有这群有心、用心的医护人员,疾病变得不再可怕!
祈福医院骨科中心
骨科中心是祈福医院重点科室之一,特聘“世界首例双手十指全断再植全部成功”的创造者——褚晓朝教授担任中心主任,全面开展以西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大骨科各项业务。
褚教授曾担任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大骨科主任、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他从事骨科临床30多年,全面掌握大骨科诊疗技能,主刀完成逾千例危重疑难病例的救治,多次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和医疗成果一、二、三等奖,获政府特殊津贴。
骨科中心与广州地区多家大医院和佛山市中医医院有紧密业务合作,引进了佛山中医院“正骨十四法”治疗骨关节损伤的非手术体系,取得了较好疗效。充分应用现代医疗设备与技术,全面开展各类骨折、关节损伤、脊柱脊髓损伤、骨盆损伤、大血管和周围神经损伤、断肢(指)再植、各类皮瓣移植、拇(手指)再造、手与四肢功能重建和康复、骨缺损和骨延长、髋膝关节置换及各类人工关节置换术、良恶性骨肿瘤的手术与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咨询电话:84518222转88400
祈福医院康复中心
祈福医院康复中心集临床、教学、科研、信息研究为一体,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暨南大学等临床实习基地。2019年4月15日正式获批筹备成立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非公立医疗机构康复分会。
康复中心整合全院康复资源,由康复门诊、康复病房、康复治疗部三部分组成。门诊设有三个专科,包括康复专科、针灸专科、推拿专科;治疗部包括PT组、OT组、ST组、针灸组、推拿组、辅助器具组,治疗面积逾2000平方米;住院部包括神经康复专科、肌骨康复专科、其他疾病专科,共有床位有70张。
康复中心特聘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理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科前任主任燕铁斌教授担任学科带头人,目前共有医务人员76人,包括医师33人,治疗师27人,护士16人。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13名。
康复中心秉持“康复前移、全程协同、康复与治疗融合”理念,融合“早介入、全过程、大康复”观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康复医疗服务。
咨询电话:84518222转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