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涉及颅内的大血管和颅神经等,鼻颅底肿瘤手术风险非常高,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大出血、颅神经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鼻颅底一直是耳鼻喉科的“禁区”。当地医院无法处理,怎么办?
幸好,她遇到了祈福医院顶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和实力雄厚的多学科团队。
肿瘤位置凶险,手术难度极大
42岁的卢女士突然出现左边偏头痛、眼睛痛、恶心、呕吐,自己吃了些胃药后,恶心呕吐缓解,但头痛没有减轻,三天后,眼睑突然下垂,视物模糊,卢女士这才到当地医院就诊。鼻窦CT检查发现,蝶窦区有一巨大肿瘤,医生怀疑是蝶窦-颅底恶性肿瘤,建议进一步进行组织学检查。鉴于病情复杂,主治医生建议她到祈福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寻找国内最专业的耳鼻喉科专家团队进行治疗。
祈福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与国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顶级团队“许庚教授团队”紧密合作,是“许庚教授工作室”、“许庚教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培训基地”挂牌单位,多位国内著名的鼻科专家在此出诊,被评为国内鼻内镜外科Top10 Dr的史剑波教授便是其中的一位。
史剑波教授详细了解卢女士的情况后表示,肿瘤巨大,达4×4厘米,且生长位置凶险,手术难度非常大。

肿瘤巨大,位置凶险
国内最牛耳鼻喉科专家联合神经外科
4小时完成手术
由于解剖位置特殊,鼻颅底一直是耳鼻喉科的“禁区”,长在此位置的肿瘤往往需要神经外科、耳鼻喉等多学科的合作才能彻底切除。为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邀请神经外科、眼科专家进行会诊,并组织科内病历讨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10月24日,史剑波教授与神经外科石磊主任强强联合,分工协作,共同为卢女士进行了手术。史剑波教授先将鼻内镜从鼻孔入路,通过内镜技术,将鼻颅底肿瘤大部分切除,随后,石磊主任再将涉及大脑部位的肿瘤全部切除。
由于肿瘤吸收颅底骨质,切除肿块后造成颅底一个大窟窿,为了防止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史教授又取右侧大腿肌肉筋膜组织瓣来修补窟窿进行颅底重建。

手术进行中
经过ICU医生的精心护理,术后第二天,卢女士病情平稳,转到了普通病房。现在,卢女士头痛、眼痛消失,眼睑也能正常开合,眼球活动也恢复正常了,视物重影日渐改善。

史剑波教授带领团队查房
“鼻颅底肿瘤位置特殊,以前往往需要开颅手术才能切除。”史教授解释道,开颅手术创伤巨大,且恢复缓慢,有时甚至需要两次大手术才能完成肿瘤切除。如今多学科强强联合,对患者来说减少了手术风险和创伤,加快了恢复,减少了痛苦,节约了费用。“不过,这种多学科合作手术不少医院尚无法开展。”原因在于,不仅需要医生有非常高超的手术技巧,也需要医生间默契的配合。
祈福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介绍
祈福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集耳鼻咽喉头颈疾病预防、治疗、护理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与国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顶级团队——许庚教授团队合作,引入当代前沿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疗技术,是“许庚教授工作室”、“许庚教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培训基地”挂牌单位,同时是许庚教授鼻科与睡眠呼吸临床诊疗专家团队成员之一。
许庚教授团队所有成员均来自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专业涵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领域,几乎都是各自领域的国内领军人物,如史剑波、柴丽萍、张志钢教授等,在鼻专科、耳专科、咽喉头颈专科、小儿耳鼻咽喉专科、鼾症专科的常见及疑难疾病的诊疗水平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
科室拥有先进的专科检查及手术设备,开展几十项耳鼻咽喉常规及微创手术。科室引入快速康复理念,尽量做到全程无痛,术前2小时禁食,术后2小时进食,术后2小时下床,术后2天出院。

史剑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师从沈雪荣教授(著名耳科专家)、徐锦堂教授(著名眼科专家)、许庚教授(鼻内镜外科创始人),是国内最早从事鼻内镜外科临床研究的鼻科专家之一,著名鼻内镜鼻窦、鼻眼相关外科、鼻颅底外科专家,至今已经独立完成鼻内镜外科手术8000余例,在难治性鼻窦炎、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咽纤维血管瘤、脑脊液鼻漏、颅底肿瘤、视神经损伤、眶内高压、慢性泪囊炎、眶内肿瘤等疾病的诊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温馨提示:如需预约史剑波教授,请致电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电话:020-84518222转83000(祈福医院1号楼3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