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声科的协助下,肾内科团队再次成功完成了一例复杂疑难闭塞内瘘PTA术+血栓抽吸术,这是目前番禺地区首例由肾内科独立开展的动静脉内瘘超声介入治疗手术,开创了番禺地区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血栓及闭塞性疾病的新篇章!
解析:PTA术是指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简称球囊扩张治疗技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graphy,PTA)
尿毒症患者超200万,内瘘狭窄/闭塞“要人命”
目前我国肾病患者占了总人口的10%,尿毒症患者已超过200万,尿毒症主要依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
每位尿毒症患者一周要进行2~3次血液透析,主要通过动静脉内瘘通道完成,这条血管通路也是尿毒症患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什么是动静脉内瘘?动静脉内瘘是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缝合成一根血管,让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的一个血管通路。
一条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一般在2~5年之间,因为使用频繁(一周2~3次),随着透析时间延长,这条“生命线”极有可能会发生血栓、狭窄,流量不足甚至堵塞的情况,如若这条“生命线”坏了,就得另外再找其他血管重建通路,但人的血管毕竟有限,人造血管的技术也相当高难度。所以动静脉内瘘一旦出现狭窄或闭塞,等于截断了尿毒症患者的命。
心血管狭窄或闭塞,可通过介入手术,放入支架用球囊撑开血管,同理,动静脉内瘘狭窄或闭塞也可经皮内瘘腔内球囊扩张术,达到撑开动静脉内瘘的目的。
于是PTA术来了!
PTA术,撑开尿毒症患者“生”的希望
近日,一名尿毒症患者黄生前来祈福医院肾内科就诊,据了解,黄生是慢性肾脏病5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通过自体动静脉内瘘规律透析5年多了,近日却出现尿毒症的并发症状,因距离上一次透析结束才两天,肾内科专家查看了患者的彩超检查,提示为内瘘血栓形成,同时内瘘震颤消失,于是紧急收入肾内科,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仍然不佳,甚至无法进行规律透析。
肾内科张虹主任带领透析通路团队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后,肯定患者是动静脉内瘘出现狭窄或闭塞。
11月13日,经过术前的充分准备,团队为黄生行PTA术+血栓抽吸术,术中发现患者内瘘血栓病变较长,约有5厘米,血管狭窄严重,吻合口处狭窄最窄处2mm,吻合口上方有约6cm的超长狭窄病变,病变复杂手术难度大。尽管如此,团队还是迎难而上,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手术顺利完成。

团队正在扩张狭窄的病变

经过扩张的部分内瘘已恢复再通,血流信号明显
张主任介绍,PTA术属于微创治疗,创伤小、痛苦少、无辐射伤害,对血管破坏少,费用较低,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期短,内瘘可在短时间内正常使用,是目前透析患者改善动静脉内瘘狭窄/闭塞最先进的方式。
这项技术可以对内瘘狭窄的病人进行及早的扩张干预,达到预防内瘘闭塞的效果,可最大限度保存患者原内瘘的血管,通过扩张内瘘吻合口促进内瘘成熟等,应用非常广泛。
早在今年的1月,我院肾病透析中心血管通路团队在广东省肾病介入专家叶智明教授指导下,已成功开展了1例DSA下狭窄动静脉内瘘的球囊扩张术。
今年7月,在来自中国台湾的国际知名肾病介入专家张兼华教授的指导下,我院肾病透析中心血管通路团队又顺利完成了2例动静脉内瘘狭窄的PTA扩张手术,手术效果均非常好。

台湾专家正在指导手术

肾内透析中心医护与台湾专家合影
此次,我院肾内透析中心透析通路团队再度成功完成1例复杂疑难闭塞内瘘PTA术+血栓抽吸术。标志着祈福医院肾内透析中心在血透患者血管通路的建立及维护上又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今后,肾内透析中心也将继续提升此项技术,争取能最简便、有效的解决患者血管通路狭窄和血栓形成的问题,为更多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带来福音,为番禺地区需要长期血透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
祈福医院肾病透析中心
祈福医院肾病透析中心,是番禺地区最大的透析中心之一,其血管通路技术成熟、先进,在番禺地区处于技术领先水平。
目前,由张虹主任领导的透析通路团队,可独立开展动静脉内瘘成型手术、移植物人工内瘘成型术、长期透析导管置管及原位换管术、腹膜透析导管置管术等常规通路手术。另外,新开展了DSA下免撕脱鞘技术长期透析导管置管术、中心静脉狭窄DSA下球囊扩张术等先进技术以解决通路疑难病人的通路问题。此次引进的PTA术,将肾病透析中心的血管通路技术带到一个崭新的领域,造福广大透析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