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的儿女在网上多方查询,最后找到了在祈福医院出诊的全国鼻内镜外科领域Top10 Dr——史剑波教授。10月12日,身在佛山的女儿将彭阿姨送到了广州番禺的祈福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

影像学检查显示,彭阿姨的鼻肿瘤大小为57.7×27.7毫米,几乎占满了左侧的鼻腔和鼻窦,压迫旁边的眼球,手术难度大。史剑波教授立即组织科室人员进行了会诊,制定了详细的鼻内镜手术方案。


史剑波教授率团队进行手术
出院后,彭阿姨的女儿在网上写下了一封感人至深的感谢信,信中讲述了她得知母亲患病后的心路历程,分享了母亲在祈福医院的诊治经历。句句饱含深情的话语,娓娓道来,让人对祈福医院的宗旨“医者仁心,关爱生命”有了更深的认识。
以下为彭阿姨女儿写的感谢信内容:

母近80高龄,从未住过院,9月29日晚,弟来电说,母鼻肿瘤,需尽快手术,扩散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刹那,世间繁华落尽,只剩满目疮痍,母是孤儿,含辛茹苦,善良勤劳,怎能这样?虽是盛夏,却觉寒冬,手脚冰冷,天旋地转。母病,似我病。生命之重,莫过于,看着至亲,遭受病痛折磨而无能为力。
此时此刻,能救母亲的医生,在哪儿?
惶恐、无助、绝望之际,知道了史剑波教授,他宛如黑漆漆夜空中光芒万丈最亮的那颗星星,予以人光明和希望。
纯粹着救治病人的史剑波教授——-全国鼻内镜外科领域Top10 Dr.——医德高尚与悲悯仁爱并存的史教授伸出了救助之手,及时为母亲做手术,救了母亲。
史教授不仅仅救了母亲,也救了我们姐弟及整个大家庭。母亲术后感觉轻松,当晚能起身走动、喝水吃流食、和我们说话。父母尚在,有家可归,即便他们老了,头发白了,满脸皱纹,步履蹒跚,没关系。就这样,就这样,让瞬间成永恒,在舒适的病房,和母亲轻言细语,流淌的是世间美好,那般温暖。这份温暖美好,源于史剑波教授,万分感谢,万分感恩。
住院期间,母亲都在说,史教授好棒,好厉害,做手术没有不舒服。做了手术,头不疼了,鼻子不塞,也不流鼻血了。本来怕呀不想做,现在是史教授不怕了。母亲的怕,是在地方医院做个切片病理,涌出的血布满母亲的五官。这一幕,刺痛着我们家人的心,也让母亲深深的恐惧。
幸亏上天派史剑波来人间,救死扶伤,让人远离病苦。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史剑波教授救了多少人的命,造了多少级浮屠,恐史教授自己也未必全记得,但每个被救之人,定一生铭记且感恩。
陌上人如玉,君子世无双,史教授温润儒雅,笑容明朗,对患者关怀亲切,耐心细致。百忙之中史教授和医疗团队的赖明医生、袁海林医生、欧淑敏医生依然询问母亲术后情况,沟通手术状况,发送手术图片,有疑问即时释疑,能第一时间得到帮助,减轻了心理负担,对每个病患都如此。
陪着母亲在祈福医院的空中花园散步,黄昏的夕阳,丝丝缕缕的金色阳光照着,没有刺鼻的气味,拥挤的人潮。入院一周,就要出院了,就要与90岁的父亲团聚,母亲心情舒畅,笑着叮嘱,女儿,你不是写文字的什么家么,写封表扬信,谢谢史教授的救命之恩哈,记住别忘了。我允诺,好的呀。
是善便应扬。
在此,双手合十谨代表父母,兄弟姐妹,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当然包括我发自内心郑重真诚的说谢谢。
谢谢有着隐形翅膀、医术精湛、悲悯仁爱的史剑波教授!
谢谢赖医生、袁医生、欧医生!
祈福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介绍
许庚教授团队所有成员均来自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专业涵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领域,几乎都是各自领域的国内领军人物,如史剑波、柴丽萍、张志钢教授等,在鼻专科、耳专科、咽喉头颈专科、小儿耳鼻咽喉专科、鼾症专科的常见及疑难疾病的诊疗水平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
科室拥有先进的专科检查及手术设备,开展几十项耳鼻咽喉常规及微创手术。科室引入快速康复理念,尽量做到全程无痛,术前2小时禁食,术后2小时进食,术后2小时下床,术后2天出院。

史剑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副院长、鼻专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协会常委,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鼻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及鼻科编审组副组长,广东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协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双聘教授,中山大学名医,岭南名医,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名医,鼻内镜外科全国Top10 Dr.
师从沈雪荣教授(著名耳科专家)、徐锦堂教授(著名眼科专家)、许庚教授(鼻内镜外科创始人),是国内最早从事鼻内镜外科临床研究的鼻科专家之一,著名鼻内镜鼻窦、鼻眼相关外科、鼻颅底外科专家,至今已经独立完成鼻内镜外科手术8000余例,在难治性鼻窦炎、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咽纤维血管瘤、脑脊液鼻漏、颅底肿瘤、视神经损伤、眶内高压、慢性泪囊炎、眶内肿瘤等疾病的诊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温馨提示:如需预约史剑波教授,请致电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电话:020-84518222转83000(祈福医院1号楼3层)